建筑的地下部分原来是这样造出来的!!!!!


  大家好,我是高木达之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陈泓屹,跟着这段视频带大家走近位于日本东京
青山的施工现场。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建筑的地下部分是如何修建的。




  首先大家看这一组对比图左边拍摄于9月1日右边拍摄于今天(9月8日)。大家可能明显感觉到今天的深度会比之前深很多。实际上右图是在左边的基础上再次下挖2m高度,也就达到本次的基础埋深7m。

  在下挖这七米时并不是一次就挖到位,而是分三个阶段,一边固定一边下挖。大家可以看见绿色圈起的这个装置,这个在日语里被称为「腹起こし材・切梁」是一种水平支撑杆,这是为了支撑住周围泥土压力的装置。




  

  大家有没有在想为什么周围要埋这些像“H”的钢管呢?








  其实这是一种1976年源于日本的施工方法—SMW工法。也被称为新型水泥土搅拌桩墙。也就是在水泥土状内插入刚才大家看见的H型钢,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






  紧接着大家可能会问这些埋在地里的管子是什么啊?难道是为了给建筑排水或者是给建筑通风的吗?


  

  


  其实都不是,这是钢筋混泥土结构(日本称之为RC造)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桩基。





  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与木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这二者相比建筑本身会重一些。如果将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建筑直接建造在地上,建筑会慢慢的向下下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工前期,会将桩基础打入地里,这样桩基础可以讲荷载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以满足承载力并防止沉降问题。





这就是施工初期往地里放置桩基础的视频,因为桩基础需要到地下较深并且较硬的土层,所以往往要向地里打入很长一部份的桩基础。而在这一次的施工中,总共向地里打入了12m长度的桩基。



以上是本次向大家分享的内容。



我们下次再见:)


拜拜








评论

热门博文